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保健园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保健园

请真心地接纳我

发布时间:2017-10-1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一些未成年子女被她们的父母留在了农村家乡,成为“留守儿童”。一些未成年子女跟随她们的父母进入务工城市生活,成为“流动儿童”。所谓流动儿童,是指6~18岁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居半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邓林园,2010)。200311月全国流动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下流动人口为1982万,占流动人口总数的19.4%。流动儿童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不断地增长。

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流动儿童的社会处境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城市里相对优越的物质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农村户籍的限制使他们常常要面临来自升学、就社交等领域的各种不公正待遇,即通常所说的“歧视”。行为主义认为,环境刺激发生改变,个体心理与行为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流动儿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一、社会适应方面

流动儿童难以获得群体融入感,人际关系敏感、紧张,从而导致缺乏安全感及社会归属感。得不到社会支持,接纳的流动儿童在长期社会适应过程中往往伴有社交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流动儿童。

二、认知和价值观

特殊的流动环境使得流动儿童表现出自我评价偏低、自我体验消极而自我控制较强等不平衡性。与非主流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在自我能力与价值的评估上,流动儿童存在着自卑与自信并存交错的现象。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高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但都低于城市儿童。

三、自卑与自尊

流动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而且不太稳定。比起城市的儿童,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更低更容易产生自卑感。他们多表现出敏感多疑、缺乏自信,胆小拘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保护的体现。

四、行为问题

流动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很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而网络成瘾对流动儿童的危害比对一般儿童更大。另外,流动儿童心理失衡问题突出,通常引申出叛逆反抗、行为失范,再加上认知能力的缺乏,家庭教育不足,极易发展成为“问题少年”。

想要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是关键。

一、完善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取消适龄儿童的就学户籍限制,确保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而不被高额的“借读费”挡在门口。社会应对流动儿童有正确的认识,多点宽容和理解,营造友好的社会气氛,减少歧视现象的发生。

二、流动儿童父母要提高自身气质

应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所谓言传身教,要使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要有积极上进的心态,与孩子共同进步。

三、注重流动儿童自身潜能的开发

除了对家庭、社会、学校提要求之外,流动儿童自身调适能力不容小觑。就流动儿童来说,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更,主动调节好自身状态以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