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明明想读书,但就是读不进去 ——你的读书习惯和人格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19-04-29

一、人们对书的选择,揭示了他性格的哪些方面?

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的人,偏好的阅读类型也是不同的;我们可能天生就对某些特定类型的书更感兴趣。

漫威DC粉可能比追番少女更开朗;

喜欢这四种读物的人情绪通常比较稳定:宗教、科幻小说、自我提升和南美文学;

言情小说和青春文学爱好者可能真的比较情绪化;

读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咖们,最愿意去探索自我、探索世界;

福尔摩斯迷可能也具备侦探式的严谨认真。喜欢读推理小说的人,责任心较强、保守、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不太随和;

喜欢读幽默内容的人比较外向,有一定的责任心,但喜欢讽刺文学的人则完全相反。

阅读类型不仅是我们人格的映射,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人格。有研究指出,阅读包含情绪的文艺作品,例如小说等虚构文学,可以为人格发展带来独特的、积极的改变,包括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和心智理论能力。DjikicOatley发现,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像是坐上了“情绪的过山车”,被其中情节的跌宕起伏牵动着,和主角同悲同喜。这些情绪不再只是主人公的情绪,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的。而在人格系统不稳定的前提下,这些内在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就有可能让我们的人格结构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阅读小说,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社会交往经验,并且影响我们的人格塑造。在年轻的时候多多阅读好的小说,是可以让我们实现自我养育的途径,很多在有问题的家庭成长出高尚的人格的孩子,都是因为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选择阅读一些非虚构类型的内容,例如科普读物、哲学或学术文献,则会强化人们的逻辑能力(logical thinking)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会让人变得更严谨、更好辩论。

二、为什么有些人想读书却读不进去?

如果想要人们自发地开始读书,需要在阅读前满足三个条件:阅读能力、积极的期待、选择适合的读物。并且,在阅读后感到比做其他事更愉快,人们才愿意继续阅读。

根据Nell的概念模型,人们想读书却读不进去,可能有下面这些原因:

1.阅读能力有限,可能会让人对读书有心无力。

2.对读书的观念比较刻板,认为阅读必然是不快乐的。

3.过去喜欢读书的人,在碎片化阅读中感到焦虑。

三、如何实现自发的快乐阅读?

如果你苦恼于读不进去书、想要获得更愉快的阅读体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的阅读观念。你需要去打破过去给自己的种种限制,放下“阅读必须要有收获”、“必须要读懂每个细节”的包袱,从主观上把阅读当作一种闲暇时光里的娱乐方式、一种了解作者观点或想象力的途径,而不是在工作学习之余给自己新增的任务。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在阅读中体验更多的可能性:有看不懂的部分没关系,可以先跳过;一时间读不下去原作,可以先挑导读、精编或漫画绘本……这样做带来的良性循环是,随着阅读量的积累,你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选择正在变得比过去更多。

你也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就像我们会被某些特定的人吸引,选择喜欢的人来进一步交往,阅读也是我们和某本特定的书之间发展的一段独特的关系。

你不必强求自己去读那些在他人眼里很经典、却没能引起你个人兴趣的书。重要的不是其他人如何评价你的阅读,而是你在其中是否体验到愉悦和意义,是否在那些“不必要阅读”的时刻,也仍愿意继续下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