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凡人是如何变成“超人”的 ——试析武汉快递小哥...

发布时间:2020-12-18


人一旦激发起自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其利他行为、助人行为可以出人意料地多、出人意料地好。武汉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就是这样的一位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者,媒体已将他的事迹广而之。


什么是命运共同体意识?若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我认为它是一个表述善良人性的概念,意指在人我关系遭遇他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难题时,能以人为本倾情相助的心理自觉。它常表现为对急需帮助者深怀悲悯情和大爱心并及时伸出援手。这从武汉保卫战的医护人员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鲜活的事例。而汪勇作为一名快递小哥,他非医非护,却同样做出了令人称绝的成绩。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浓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如何落实为让受助者倍感温暖的一个个具体行动的。

下面的汪勇行动轨迹可以说明,他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聚焦到哪里,哪里的困难就会得以解决。正是命运共同体意识使他从一个平凡人变成了一个充满爱心、充满能量的超人


大年夜家人等他回家过年

124日大年夜,忙到晚上十一点,这位顺丰小哥(兼职网约车司机)终于可以放假了,家人等着他回家过年。

内心斗争后接单

正欲回家时,他无意中发现金银潭医院发出求助信息:有没有顺风车能送我们回家?面对封城的疫情,没有人敢回应和接单。他迟疑、思索再三后,觉得还是应该为医务人员着想,于是给家人撒了个谎,然后接下单子到医院去把30位医护人员一一送回家。

留下来当志愿者

第二天,他也害怕被感染而不想干了。他说毕竟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我怕连累父母妻儿。但转念一想,医院抢救工作这么忙,总不能让医生护士天天这么走回去啊。他说:有的医生晚上下班后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回到家,我不能让他们累倒在回家的路上。于是自愿当起了金银潭医院的志愿者——“专职司机

自告奋勇解决车子问题创奇迹

随着驰援队伍的大量到来,需要接送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汪勇一个人承担不了,这时志愿者汪勇便自觉变成领导者。他组织协调建立了一支30人的志愿者车队并制定了严格的穿戴装束和车内消毒规定,既保医护人员安全,又保志愿者车队队员安全。此后他为了满足医院更多的需求,又不怕吃闭门羹,联系和协商一家家相关企业,居然弄来了近千辆共享单车和400辆电动车,放在金银潭医院门口,终于满足了医疗队员出行的需要。

为驰援者餐食问题解困

解决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之后,汪勇发现部分住酒店的外来驰援者因酒店只管住不供餐而无饭可吃,他便立即设法募集2万元钱,给这些医护人员买来了方便面、饼干和矿泉水。

我好想吃大米饭啊的信息刺痛了他的心

泡面吃了一周后,有个护士发了条朋友圈:我好想吃大米饭啊。这条信息刺痛了汪勇,他说:人家大老远那么辛苦的跑到这里来救人,却连一顿大米饭都吃不上,我心里很愧疚。于是他网上发信息,终于联系上一家饭店,自己掏钱买30份盒饭送到了医院。他不肯收钱,理由是:人家是来救你命的,你还问人家要钱,我说不出口

汪勇志愿者餐厅是这样诞生的

30份盒饭只是解决了一部分人暂时的吃饭问题,他觉得要解决吃饭问题的人还很多,必须设法寻找自主做饭菜的场所,最后居然又成功了。在他的真诚感召下,一家烤肉店老板自愿提供场所。之后,汪勇他们又从别处获得了一些免费食材。这样,汪勇志愿者餐厅就盘活了, 每天产盒饭700份,不仅医护人员吃饭问题解决了,其他专职司机、志愿者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

志愿者团队做了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的事

吃饭问题解决之后,汪勇又着手解决了医护人员的其他生活需求,包括换眼镜片,修手机屏幕,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秋裤、生日蛋糕,等等。汪勇所领导的志愿者团队,在此特殊时期几乎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他是个平凡百姓,但他做了许多份外事,而且做得如此之好,他被国家邮政局授予最美快递员特别奖是实至名归的。

读汪勇事迹,联系命运共同体意识问题,我得到如下五点启示。

一、勇者也有胆怯时——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动态表现

勇者也有胆怯时是比较真实的人性。有浓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未必是高大全的人。汪勇留下来当志愿者为治疗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开车的义举令人钦佩,但作出此决定是经过内心斗争的。重要的是他在勇敢与胆怯中选择了勇敢。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波动?这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动态特性有关,也与他对家庭的责任感有关。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它与其他心理要素(包括消极情绪等)共生,处在一种动态结构中,它能否被激活、唤醒、强化,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人的行为指针和动力,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因此,汪勇初始阶段曾有过心理波动可理解,很正常。

二、解困救危靠实干——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外显行为

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只有外显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起到解困救危的作用。这一点汪勇做得非常好。他是急人所急、忧人所忧、思人所思、盼人所盼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践行者。面对前所未有的特大疫情的来袭,因管理疏漏和顾此失彼造成的乱象很多。如何对待?在一旁做冷峻的批判者是一种做法,脚踏实地做为群众解困救危的摆渡人也是一种做法。汪勇们选择的是后者,这使命运共同体意识行动化了。须知,批判固然需要,可使人明白问题所在,但若无人实干,则出行无助者依然无助,酒店无餐者依然无餐,问题依然是问题。危难时刻,汪勇们的所为难能可贵!

三、独行侠变群英会——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感染力

最初,汪勇不惧艰险为医院医务人员出行开车时是个独行侠,但很快就发现医务人员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出行问题,而且有吃饭问题、生活用品问题等等,这不是他一个人所能解决的。善良是一颗种子,它会激发更多的善良。他以自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唤起了伙伴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汪勇变成了汪勇们,大家共同做善事,构成了武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四、救人护己可兼容——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行为辩证法

汪勇的志愿者车队成员,个个都有救人于危难的情怀,同时也都能严格按防疫规范操作,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整个团队做到了无一人感染。从这里,我似乎悟出了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辩证法。在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激励下,为了救助他人,不得不牺牲自己时可以舍己,这是无所畏惧。但是在救助他人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避免因疏忽而作无谓牺牲无畏无谓是辩证统一的。

五、抗疫心理再延伸——期待命运共同体意识课题开启助人行为新研究

以往社会心理学里对助人行为已有不少研究。有些行为是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有些行为是为了表扬而去助人的行为;有些助人行为是出于一种道德责任的考量,有些助人行为是出于互惠规则的考量。而像这次我国防疫战中表现出的基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面广量大的助人行为,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中国有无数个白求恩,无数个南丁格尔,无数个汪勇,他们的助人行为的心理学解读值得心理学家深入研究。

(作者附言:文中汪勇的事迹取材于媒体战神观察”37日的相关报道)


作者:郭亨杰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