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煦煦心语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煦煦心语

6 ~10 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下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

发布时间:2015-04-15

    道德情绪(moral emotion)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任俊,高肖肖,2011),道德情绪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在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之间起着核心的调节作用(Tangney,Stuewig,& Mashek,2007;Krebs, 2008)。已有对儿童道德情绪的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道德情绪判断(moral emotion judgment)和道德情绪归因(moral emotion attribution):前者是指个体对与道德有关的情境或事件的情绪判断(刘国雄,方富熹,2003);后者是指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个体对他人的情绪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境作出原因性的解释和推断(陈少华,1999)。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儿童道德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以往研究主要以儿童对损人情境下损人者和亲社会情境下助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为主。在损人情境下,大部分研究一致发现,儿童对损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存在年龄差异,6岁以下儿童通常会判断成功的损人者感到高兴;而8岁以上儿童则不管损人行为成功与否,都会判断损人者感到伤心、内疚等消极情绪。在道德情绪归因上,年幼儿童通常做结果归因,而年长儿童通常做道德归因(Barden,Zelko,Duncan,& Masters,1980;NunnerWinkler & Sodian,1988;Arsenio & Kramer,1992;李正云,李伯黍,1993;Lourenco,1997;陈少华,郑雪,2000a; Keller Lourenco,Malti,& Saalbach,2003)。在亲社会情境下,研究者发现一致的结论,年幼儿童倾向于判断行为者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年长儿童则做出积极情绪判断。在道德情绪归因上,年幼儿童以结果定向为主,年长儿童则出现了由结果定向到道德定向的过渡(陈少华,郑雪,2000b;于泳红,2001; 愈志芳,2007)。
    近期,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对不履行亲社会情境下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研究结果并不一致。Sy,DeMeis 和 Scheinfield(2003) 的研究表明,4~5岁儿童倾向于判断旁观者感到“有点儿高兴”,且与损人情境下对损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无显著差异;在道德情绪归因上,儿童或者采取结果定向,或者不能给出具体归因,只是简单地重复故事情节。陈璟和李红(2009)对4~7岁儿童的研究则发现,4岁儿童更多对旁观者做出“不高兴” 判断,而5~7岁儿童更多做出“高兴”判断。在情绪归因上,不管年幼还是年长儿童,均以结果定向为主,道德定向为辅。
    现实生活中,旁观行为有时还发生在损人情境中,如 2011 年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和学校的欺负情境等,这类损人情境通常包含三种角色:一个是损人者,一个是受害者(或求助者),还有一个是在目睹了损人行为却未对受害者施予援助的旁观者。已有研究表明, 儿童对所处情境的理解会影响到其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刘国雄,方富熹,2003),因此,对损人情境下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损人情境下旁观者的情绪会影响旁观者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在学校欺负情境中,具有较高移情水平的旁观者更可能帮助受害者(Correia & Dalbert,2008; Nickerson,Mele,& Princiotta, 2008),儿童在目睹损人行为后的情绪反应是决定其是否干涉损人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Thornberg et al.,2012)。其次, 损人情境下旁观行为所违背的道德规则与非损人情境下有差异。在非损人情境下,旁观行为更多被认为是违背了公平原则(“人们之间应该互帮互助”),而在损人情境下,旁观行为则更多被认为违反了正义原则(“我们应该阻止不好的行为”)。虽然 Kohlberg 认为,儿童对正义规则的理解要晚于对公平水平的理解(Kohlberg,1969),但是Hoffman(2000)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即使是学前儿童,在目睹了不公正的事件时,也会表现出移情性的反应,如对损人者表现出愤怒情绪和因自身未能提供帮助感到内疚等,这种移情反应随着年龄增长有不断发展的趋势。因此,研究儿童对损人情境下损人者和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儿童道德情绪和认知的发展。
    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的性别差异研究并没有获得一致结论,有些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具有较为一致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Sy,Demeis,&Scheinfield,2003),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存在性别差异。于泳红(2001)发现,亲社会情境下4~10岁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判断助人者会感到“高兴”,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做出个人定向和道德定向。Malti和 Keller(2009)的研究表明,6 ~10岁女孩判断损人者不高兴的比例显著高于男孩,女孩更多采用移情归因,男孩更多采用结果归因。Menesini和Camodeca(2008)则发现,9~11岁男孩对欺负行为中采取旁观行为更倾向于感到内疚。这些研究提示我们,考察儿童对不同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仍有必要。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考察了6~10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中的损人者、亲社会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者和非损人情境中的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并且一致发现,6~10岁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存在发展变化,但较少研究者对损人情境中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进行发展研究。本研究选取6~10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包含旁观者的损人故事材料,考察儿童对损人情境下损人者和旁观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发展。

(摘抄自《6~10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下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 江苏省心理学会研究生分会夏敏编辑 )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