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רҵίԱ�� ��Աע�� ���³�����
心理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科普园地>心理百科

成年人的空间,理所当然。

发布时间:2018-11-15

你没有试过,一瞬间,突然觉得很丧?

突然不想努力,不想上班,不想回家,不想面对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丧,是一种很正当的情绪。只是常常无人理解。

你既希望一个人懂你,但又恐惧一个人看透你。在懂你与看透你中间,你需要留下一片空间,是给你自己的,要你自己触摸,抚慰,理解,自我补偿。

这空间,便是人的第三空间。那里让你找到自我,那里让你熨烫脆弱,那里绝对安静,那里接纳自我残缺。那里,是完全由你主宰的世界。

 

社会学里面有一个概念:“第三空间”。马克思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他是这样定义人的: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性质。每个人都生活在三种空间中。

第一空间,是熟人关系世界,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妻子、儿女,都是在这个世界中;

第二空间,是陌生人关系世界,与你擦肩而过的,网络上萍水相逢的网友,都是属于你陌生人关系世界。

第三空间,是与自己的关系,你最真实的自己,高尚灵魂,下流欲望,脆弱,恶劣,只要真实,都属于这个世界。

 第一空间,第二空间,我们都有意识。第三空间,是人们疏忽的,也是能为缺失的心灵,带来圆满之处。心理学家认为,三种空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补偿心灵。

 

第一空间带来的是亲密补偿。

斯坦福大学进行过一项心理学实验测试。对于两位实验者,告诉他们一个相同程度的坏消息,其中一位实验者,允许和自己身边的朋友诉说,另外一位实验者,则不允许,只能自己承担。

实验结果显示,那位只能自己承担坏消息的实验者,更容易崩溃。

这也和我们的常识相符。熟人关系社会,带来亲密补偿,你会被关心,被认可,被鼓励,被温暖,你的价值,通过熟人的行为,凸显出来。这是一种亲密补偿。

 

第二空间带来的是社交补偿。

人天然具有社交属性,这是因为,人类都会有一种群体认同。有时候,群体认同是基于地域关系,例如湖南人、广东人,出了国,是中国人;有时候,群体认同是基于某种价值观,例如佛教徒,例如自由主义者。你和陌生人,通过一种非接触方式共同存在,并且互动,你的地域属性,信仰,都可以得到确认,并且,你可以在这个群体中,找到共鸣,即使,你并不认识他们。这是第二空间带来的社交补偿。

 

第三空间带来的是自我补偿。

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引用过亚里士多德一句话,写得很好:“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事实上,人是一种兽性与灵性兼具的动物。你会有一些想入非非的思绪,飘然无止,你觉得很美,但你无法和任何人交流,没有人可以真正懂得你;你也会有一些不可为人道的叹息,甚至是下流想法,你说不出口,你无法表现在人前,例如,一位父亲,是不大可能在孩子家人的面前哭泣的。这些,你只能自我消化。

 

人们之所以必然需要第三空间,是因为人是非常矛盾的生物:你既希望一个人懂你,理解你,但你又恐惧一个人看透你。在懂你与看透你中间,留下一片空间,是给你自己的,要你自己触摸,抚慰,理解。这空间,便是人的第三空间,带你给自我补偿。唯有懂得自我补偿之人,才能真正圆满,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

 

日本有一个很火的视频,《你的脆弱,理所应当》。这个世界上,有人要你坚强,要你坚持,要你不能哭,要你咬着牙前进;但没人会关心你的脆弱,关心你的无能为力,关心你加班到深夜的心累,关心你失恋后在路边独自一人行走。而这些脆弱、无能为力,才是你真正需要被关心的情绪。

马东曾做过一个演讲,关于丧。丧的反面,是正,是充满能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更喜欢充满能量的人,正能量更受欢迎,也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出色。

“可是,丧的情绪,一样是人情绪的一部分呀。”

 你会有丧的时候,我也有,每个人,总是会有丧的时候。

 其实,丧是一种很正当的情绪,悲伤、难过、郁闷、沉默,都是人们情绪中,普遍而正当的存在,但当你面对世界时,这些情绪,都不得不被隐藏起来。

 人们之所以需要第三空间,就是需要一个绝对自己可以控制的空间,来熨烫这些负面的、不能显露于人前的情绪。通过自我补偿,去弥补心灵。

你应当需要一个空间,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接纳自己的情绪。那些愈加柔软的、负面的心灵之侧,愈加需要你的关照,抚慰。这不是要你拒绝世界,而是要你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人,是自我舔舐。

 

最后,

用梭罗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在线客服